互聯網的上半場,主要是以消費為主??梢酝ㄟ^互聯網技術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的連接,幫助C端消費者,滿足各種場景的消費需求。
互聯網的下半場,主要是以產業為主??梢曰谖锫摼W、云計算、大數據、數字化的基礎上,對傳統產業進行價值重構。
那么如果你沒有抓住上半場的機會,一定認清這3個新趨勢。
1、工業互聯網
2、新零售模式
3、大數據資產
一
傳統的工廠之所以,生存效率低下,主要是所有的機器都無法聯網,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島和資源浪費。
那么當5G出現以后,就可以通過物聯網、傳感器、云端、實現數據的實時傳遞。在這個基礎上,就可以實現智慧化運行、智能化制造。
如過去所有的工廠都有一個質檢部,但在工業互聯網時代,根本不需要這個部門和崗位。
因為有了5G的支持,智能制造設備中,可以直接安裝一個工業攝像頭,依托機器視覺,實現質量檢測。
而且所有的生產新型及檢測結果,可以直接傳輸到云端,形成大數據。同時在智能化的工廠中,不合格的產品會自動被排除。
在傳統的工廠中,生產需要大量的人工,通過流水線作業去完成工作。這種制造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經常容易出現差錯。
但到了工業互聯網時代,所有的工廠內幾乎都不需要人工,機器人可以通過云端的控制,實現生產協同,可提高整體的效率。
即便機器有問題需要維護,也可以實現遠程操控。這也意味著,在辦公室的操作臺,就可以直接去完成工作。
二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從表面來看解決的的是生產效率問題,其實是在為供給側改革打基礎,實現新零售做準備。
如在傳統的商業形態中,工廠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意愿在做生產,以先批量生存,然后借助流通環境下沉市場。
那么這種生產方式,就會導致今天產能過剩和同質化的現象。因為工廠根本不知道消費者是誰,更不知道有多少市場需求,所以最終就會造成零售業的市場困境。
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就決然不同,所有的生產都是依托數字資產去實現完成的。
那么什么是數字化資產,如何獲取數字化資產呢?這就要提到新零售的模式。
新零售就是通過線上、線下多場景融合,打造立體的營銷場景,實現經營的數字化。
首先是依托多個場景,獲取用戶的信息和行為數據,依托云計算分布式存儲和運算形成大數據。
其次是借助數據中臺,把銷售端、用戶數據、收銀、倉儲等所有的信息孤島,相互打通形成數字化資產。
如每天的經營收入、用戶數量、客流量、利潤空間、運營成本等,信息都可以通過可視化系統直接查看。擁有這些數字資產以后,就可以依托大數據去做生產,實現精準匹配。
如我們是做母嬰連鎖店的,可以通過大數據去分析,每個店每月每天尿不濕的銷量。
可以根據數據統計,分析下個月的需求量,然后這些數據可以直接傳輸到工廠去定制化生產。
這樣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庫存風險,提升整體的利潤空間。
同理,在未來我們擁有用戶的大數據以后,也可以實現個性化生產。
就是可以依托實體店作為場景,依托物聯網傳感器,把客戶收集客戶定制需求數據,然后直接傳輸到工廠。
工廠獲取定制數據以后,可以生成不同的生產定制碼,機器人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做定制服務。
三
在新零售模式中,擁有大數據不但可以實現定制化生產,還可以實現精準化營銷。
就如上述所說,可以分享每個店,每個消費者的需求,可以根據大數據去做精準營銷。
如通過社交場景、APP、物聯網、甚至可穿戴設備,為消費者推薦營銷活動,激活消費者二次消費。
那么問題來了,那么用戶的大數據到底是如何獲取,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了解過020新零售模式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消費者到下線消費,都會邀請下載APP,必須在APP上才能買單。
那么當用戶下載APP注冊以后,消費者的信息數據,就會傳輸到新零售平臺的云端,展現在后臺。
同理,當消費者在通過APP購物的時候,行為數據,就會被留存記錄,通過不斷的數據積累,新零售平臺,就可以清楚的知道用戶是誰,消費能力。
最終就可以獲取數字化資產,依托大數據做定制化生產,精準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