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和個體戶有什么不同
還有很多人會問,個體戶跟個人獨資企業有什么不一樣? 相同的地方是他們都是承擔連帶責任。 不同的方面主要包括:
01、經營規模上一般不同
個體戶相對規模較小,個人獨資企業一般規模會比個體戶大很多,會達到千萬級的營業額。
02、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設立分支機構,而個體戶不能
個人獨資企業按照政策規定可以設立分支機構,可以對外轉讓,也就是說可以轉給另外一個人來經營。但個體戶是不能對外轉讓,如果不經營了,只能辦理注銷。
03、兩者稅務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也有區別
個體戶一般變為一般納稅人以后,很多地方稅務機關不允許核定征稅的。但是個人獨資企業變為一般納稅人以后,在很多地方也可以對個人所得稅實施核定征收,這是它們之間的區別。
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戶都是行業內比較喜歡的節稅端口,通過把自身收益導入到這兩種端口之中,這樣主企業就可以在稅務申報的時候進行很低額度的稅務申報。
個人獨資企業歸法人所有,所謂船小好調頭,個人獨資企業更加靈活方便,可以隨時跟著市場變化調整經營方向。稅率低、稅種少 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可申請個人經營所得稅核定征收, 綜合稅率 5%; 并且個人獨資只有增值稅、個人經營所得稅以及附加稅。
企業或個人如何選擇個人獨資企業來節稅?
目前我國的 西部大開發 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注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
園區對注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納稅,次月扶持獎勵;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征收,核定后綜合稅負4%以內; 小規模有限公司也可核定,綜合稅負4%以內
案例分析:
下面以我區核定個稅0.9%進行稅負演算:
增值稅: 500萬/1.03*3%=14.56萬 附加: 14.56* 12%/2=0.87萬(減半征收) 個人所得稅: 500萬/1.03*0.9%=4.37萬 稅負總計:19.8萬 每個行業計算方式一樣! 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正常抵扣!
注意: 上面的0.9%是以我區稅務核定的稅率為案例,每個地區,核定征收政策,核定稅率有所不同,最終以稅務出的核定征收標準為準!
個人獨資企業依法不交企業所得稅,而是交「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對于高收入個人或者高利潤企業來說無疑都是一種很好的節稅途徑!這里特別強調一定要找個稅收優惠園區去注冊個人獨資企業,才能達成以上所講的節稅效果。
公轉私這樣做,完美避開稅務風險!合理合法節稅80%
公轉私,是很多公司面臨的問題,很多老板想把公司里的錢轉給自己,結果事后才知道公司的錢轉到自己賬戶上還要交不少稅,這個問題到底怎么解決,一直困擾這老板!聰明的會計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第一,企業要事先進行籌劃
企業的股東分紅,要提前對企業架構進行考慮,股東分為自然人股東、企業形式的股東。員工的薪酬也可進行稅務籌劃,綜合考量,承接業務的方式也要仔細規劃。
第二,企業經營過程中,避免稅務風險
企業稅負壓力大,想要節稅,要充分了解稅務制度,在操作過程中,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避免稅務風險。股東借款時間點嚴格控制,員工報銷憑證要細分。
企業經營過程中除了會涉及到公轉私,還會涉及到進項票不夠,成本票缺乏等的問題,這些會導致企業稅負壓力大。因此,企業要選擇一些方法來降低稅收。最合理合法的是事前進行稅務籌劃,為企業進行稅收規劃。
利用稅收洼地成立個人獨資企業,有些地區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征收率低至1.5%。
例:
公司轉100萬給老板個人,需要按分紅繳納個稅=100*20%=20萬元;
成立個人獨資企業,公司給個人獨資企業轉款100萬元,個人獨資企業開具相應的發票。需要繳納個稅=100*1.5%=1.5萬元;
則,通過此種方法可以節稅=20-1.5=18.5萬元。
注意,個人獨資企業需向公司提供相應的服務且合理,才能開具發票,不能為了一味地追求避稅,而忽視了稅務風險。
很多公司,因為老板和會計的任性,都栽在了公轉私上。公轉私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按照規矩來,如果想少繳稅,還得要學習多種知識,這一點會計尤其要注意!
切記,只有在特定條件下的“公轉私”是被允許的,一直以來,相關部門對“公轉私”的監管從未放松!
如何將公司的錢轉給股東又不用交20%的所得稅?5種方法,完美避稅!
公司辛苦經營一年賺了500萬,發現不僅要繳納增值稅,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最后剩300萬利潤想分配給股東,發現股東還得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最終股東拿到手后就只有240萬。#股東#
那么,如果公司盈利了,如何將公戶上的錢合理合法的轉給股東,又能少交稅或者不交稅呢?一般來說,有以下這幾種操作方法:
一、給股東發工資
首先要說明的是,如果只是對公司投資而沒任職是不能發工資的,股東要通過勞動合同、社保、勞動等相關記錄證明自己在公司任職,才能發工資。
公司可以通過以工資和年終獎發放的形式,將股東的個人所得稅降至10%左右。因為有個人的免征額和專項附加扣除,可以相應的抵免一部分個稅。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前測算工資和年終獎的發放區間,組合最優發放比例,只要最終的稅負在股東分紅的20%以下就是可行的。
二、給股東配車或者分房
如果覺得分紅20%的稅負太高,可以直接將利潤以公司的名義買車或者買房,然后分給股東無償使用。
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弊端,因為這些資產都是掛在公司的名義下,如果公司后期經營不善破產或者有債務,這些資產都會被法院收走拍賣,用來償還債務。
三、公司減資
當然還有一種簡單直接的操作方法,就是同比例退投資款,作為公司減資。由于是同比例減少,也不影響每個股東的實際權益。
不過,公司注冊資金減少,不利于公司的形象,有些項目還要求公司的注冊資金不能少于一定的份額,因此這種操作方法也要謹慎使用。
四、以公司、合伙企業形式參股(重點推薦)
建議股東以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業的形式參股
單以分紅來說,如果股東是自然人,那就存在雙重納稅的情況,即公司繳納增值稅后,分給股東個人還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股東以有限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業的形式參股,對于自然人股東而言,不僅可以緩沖風險,而且在國家稅收洼地注冊有限公司和合伙企業,還會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實際稅負壓力很小。
以有限公司為例:
這種情況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實際分得資金,而是為了做進一步的投資。如果本身股東取出錢來就是為了投資的,那就不要用個人來分紅,用公司的形式,可以免于重復征稅。而且如果在花生財稅園區注冊有限公司,還可以享受返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具體返還比例為地方留存的50%-80%。
以有限合伙企業為例:
這個情況下不會涉及交企業所得稅,很多時候被用以作為持股平臺。倘若此平臺設立在花生財稅的園區,那么可以將綜合稅率降到8%。
五、調整公司商業模式,將業務分流(重點推薦)
調整商業運作模式,在稅收洼地注冊個人獨資企業,原公司在這家個人獨資企業采購原材料,個人獨資企業開票給原公司,在整體利潤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總體稅負。
舉例來看這種模式下個人獨資企業最終承擔的稅負:
假設在花生財稅園區注冊成立零售型個人獨資企業,年應納稅額為300萬,則需要繳納的稅費為:
增值稅:300/(1+1%)*1%=2.97萬元
附加稅:2.97*10%/2=0.15萬元
個人所得稅:(300-2.97-0.15)*0.2%=0.59萬元
實際總納稅額:2.97+0.15+0.59=3.71萬元
實際稅負率:3.71/300*100%=1.2%
綜上所示:同樣的300萬,如果以公司分紅的形式分給股東,則需繳納60萬元的稅費,如果以個人獨資企業的形式分給股東,則需繳納3.71萬元,實際稅負大大降低。
股東想要從公司拿錢,有很多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法,但在降低綜合稅負的同時,一定要保證稅務籌劃的合規合法,切勿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教你【10個企業稅務籌劃的方法】
第一:改變公司架構
舉例:成立一家家族公司去控股你所有的業務公司,家族公司不用做任何業務,業務公司賺錢分紅給到家族公司,是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的,家族公司再去投資其他產業或購買你所需要的東西,如車子,房子,家具等都可以免稅。
另外,家族公司還可以作為“防火墻”,規避老板個人風險,即使業務公司出事,也只承擔X公司的注冊資本,【如注冊資本10萬,就只承擔10萬】
第二:改變供應鏈
在業務公司與供應商之間成立一家個人獨資企業,原本是公司直接向供貨商進貨,現在由個獨統一采購后再賣給公司,做到“四流合一”,解決公司缺進項發票的問題。
另外,個獨核定后征收,綜合稅率只有5%。
第三:業務拆分
原本是賣空調產品的,現在改成賣空調+安裝空調服務,增值稅就能從13%變成6%。
第四:申請為高新企業。
第五:改變交易方式和地點。
第六:轉移利潤。
第七:重組,合并與分立。
第八: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第九:改變經營方式。
第十:利用外部專家。
智慧的老板“節稅”,聰明的老板“避稅”,愚蠢的老板“偷稅”。
不懂財務的老板:
不是在“交稅”的路上,就是在“交罰款”的路上。
不是在“監獄”的路上,就是去“監獄”的路上。
中國國家稅收環境極其復雜,不管是老板還是個人,雖然不是財務,但一定要有財稅意識。
說到稅收,除了個人之外,可以說這也是所有企業需要考慮的一個大問題。就連馬云和劉強東也在其中。否則,馬云怎么可能沒有工資,劉強東的年薪只有一元?